1. 首页
  2. 精选

笔记本电脑触摸屏怎么选中键盘(笔记本触摸鼠标的工作原理触控板失灵)

从 Windows 笔记本转投 MacBook 多年,一直有一个疑惑困扰着我 —— 为什么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都那么难用?

对于 MacBook 用户来说,的触控板体验经常被列为无法割舍的重要原因。而对于 Windows 用户来说,糟糕的触控板体验让鼠标依然占据着笔记本拍档的位置。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究竟难用在哪里

我们先从触控板的基本动作上来说。在常使用中,用户使用触控板的动作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

    操作多指手势触控点击按压点击

这些基本上涵盖了所有触控板能够完成的动作,其中前三者主要和触控板使用的表面材质有关。

好的触控体验手感要顺滑不涩,使用起来轻松不费力。这种触控板一般使用的都是玻璃材质。玻璃材质现在广泛应用在触控操作的设备中,常见的就是手机屏幕。但是光滑的玻璃在有手汗的情况下手感就会变得非常艰涩,所以触控板都会做成磨砂手感,进一步增加顺滑感。多指手势和基本一样,只是增加了多点触控点而应用。

关键在一项,也就是按压点击操作。由于的交互设计原因,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会光标,而点按代表的则是选中操作,两者结合让我们能对屏幕上不同的元素进行选中,从而进行后续一系列复杂操作。

从到点按的过程中,大多数人的惯是到目标元素上直接按下,比如选中一个标,比如快捷打开一个应用,后续还能继续接上操作,比如选中一段文字等等。

这种交互形式是非常高频的操作,它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同时操作空间上的水平(滑动)与垂直(点按),手不用抬腕离开触控板就能执行多种操作,不仅效率高,同时非常自然和直觉,这点是双击或者多指手势都无法比拟的。

▲ 触控板的按压操作。片来自:Expert Reviews

Windows 笔记本触控板为什么难用,按压点击的糟糕体验难辞其咎。如果你经常使用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会很神奇的发现它的按压反馈并非所有区域都是一致的,而是从顶部到底部呈现一个很明显的线变化 —— 顶部几乎按压不动,越靠近底部则越容易被按下去。

这就是导致我们频的操作,后按压这个「经典 Combo」出现了体验断层,如果你向上比如找到上角的窗口关闭按钮进行按压点击,经常会发现触控板按不动,而向下到任务栏在按压点按则简单得多,这种的体验会让触控板的体验急剧下降,「难用」的评价随之而来。

但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

好的触控板是怎么做的

不少人都知道 2015 年以后使用了 Force Touch 的 MacBook 触控板体验出,而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的触控板到使用体验依然差劲。问题在哪里?就在结构设计。

那些有按钮的早期触控板先不提,目前大多数笔记本触控板在结构上像是一个「跳板」,你可以想象一下跳水的三米板或者跷跷板的一边。在触控板的下面留有的空间,这部分通常会有一个按钮,让触控板可以按下去实现按压点击。

但同时,靠近键盘的上半部分则被固定着是无法按动的,要想实现按压点击只能往下,这个导致了触控板在这个动作上的可用只有一半。

在使用 Force Touch 之前,MacBook 的触控板其实也是这种设计,直到 2015 年的 12 英寸 MacBook 率先搭载 Force Touch 压力触控板,颠覆了笔记本触控板的使用体验。

Force Touch 技术在前几年已经说的很多了,核心就是用振动达模拟出按压的力度反馈代替传统的机械结构,苹果称之为「触觉引擎」(Taptic Engine)。并且在四角都加入了力度传感器,可以感知用户按压的力度。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在触控板的全区域都能实现相同的触控手感。那种因为向上之后触控板无法直接按下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

这些小细节的改善不断积累起来,让 MacBook 的触控板已经甩开了其它笔记本触控板一大截。

那非压力触控板,不用振动反馈,就不能做到全区域按压吗?其实也不是,至少苹果就已经给出了一个精巧可行的方案 ——iPad P 的妙控键盘。

在这个键盘上,除了精巧设计的配重与悬挂吸附方式,那块触控板也是生产力的一大助力。这块触控板虽然不大,但是滑动的触感和点击的手感都不错,让很多人感到惊喜的是,这是一块在区域都能按下的触控板。

在 iFixit 的拆解中可以看到,妙控键盘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机械结构设计。中间部分是一个按钮,然后通过杠杆的原理,用机械机构覆盖了四角这种难受力的部分。

这种精巧的设计让用户在区域按压下去之后,压力实际都会传导到的按钮上,以此让整个触控板变成了一个大按钮,从而实现了全区域可按压。

更高的精度与更大

除了按压点击的手感之外,凡是好好用过 Windows 笔记本和 MacBook 的能感受到,在光标上,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的手感总是感觉更「飘」一些,精度没有 MacBook 的触控板那么高。

这个感觉同样没错,就像 iOS 的跟手碾压了 Andid 多年一样,MacBook 的触控板在精度和跟手上都远远比大多数 Windows 笔记本更好,并且还有多点触控为基的多指操作手势进行操作辅助。

▲ Windows 的「式触控板」. 片来自:嘉年不过尔尔

如今较新的 Windows 笔记本比如微软的 Sface 系列,戴尔的 XPS 系列都提供了更的触控板体验,精度更好,同时也能支持多指手势。只是在按压操作上依然和精妙的 Force Touch 无法相比。

而对于那些较老的 Windows 笔记本来说并非没有改善的机会。之前微软联合英特尔、义隆电子和新思提出了「式触控板」解决方案,并且由微软带头直接在 Windows 里进行控制。

只要是 Elan/Synapti 的触控方案,更新驱动之后就能获得近似于新式「式触控板」的体验,对于部分老款笔记本可以说是一个焕发新生的更新。

当然,如果要让一块好的触控板能够物尽其用,在的硬件基上还需要操作和第三方 App 都花费些心思去配合,Windows 在这方面来说还需要慢慢来打磨。

一点影响触控板使用体验的因素则是单纯的大小。触控板说到底也是通过用户的手指来进行操作,手指的可范围和用户操作密切相关,当触控板不够大时,光标就需要手指的抬起落下。

更大的触控板是这几年 MacBook 的趋势之一,2016 款的 MacBook P 相比 2015 款,触控板一下子大了一圈。今年刚更新的 2020 款 MacBook Air 也把触控板的增大了 20%,在手指范围上会更宽广,更多元素变得一次滑动就能够到。

至于触控板空间不足的情况则可以参考 iPad P 的妙控键盘配件,受限于整体的体积,它的触控板是不够的,真正长时间使用会比 MacBook P 痛苦很多。

你的笔记本触控板为什么难用,关于这个问题现在应该已经得出了答案。但受限于 Windows 阵营的限,我们很难在更多的笔记本品上看到华为这样愿意付出更高成本去提供更好的触控体验。

我想看到这次华为能起到一个带头作用,让更多人意识到,一块好的触控板带来的体验是多么让人身心愉悦。即便你认为鼠标才和 Windows 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但好的触控板体验与鼠标操作并不冲突不是吗?

题来源:Notebook & PC – Asus

原创文章,作者:来自网络,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fclxwc.com/201.html

联系我们

400-000-000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